当前正处在招生季、暑假期间
各类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
教育君特别提醒大家
防骗这根弦不能松
从历年发案情况看
以下几类诈骗高发警情
需要大家警惕防范
一、警惕骗子通过家长群实施诈骗
案例一:招生季,诈骗分子将头像和昵称伪装成在校老师偷偷加入班级群,仿冒老师发布收取学费、班费等费用的通知,诱使家长扫码付款或向指定账户转账。或者向家长发送短信:“您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X老师,请将这学期的学费、书本费、资料费共计xxx元打入学校财务的xx银行账户:622848xxxxxxxxxxxxxx,户名:xx。”
案例二:陈先生孩子读小学二年级,在孩子的班级微信群里,收到了“李老师”发了一条紧急“通知”,通知称学校收新学期中午的餐费,每位在校午休的学生交1400元,要求家长们立刻扫二维码缴费。很快,群里有好几个家长交了钱,并把截图发到群里,陈先生看到是老师头像发的信息,而且其他家长也交了,于是王先生也扫码交了费。过了一会,真正的李老师发了一条信息:“各位家长,千万不要缴费,学校不会这样收费的,群里有骗子!”
温馨提醒:针对家长群诈骗,作为老师要履行责任,要组织对班级群进行排查,不将班级群二维码直接放在学校官网及公众号上,对已建班级群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并不定时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账号要尽快清除出群,要提醒家长学校收费的形式及大概时间。作为家长和学生,要相互沟通,收到班级群或信息等渠道发布的缴费信息时,切勿急于汇款,必须要通过当面询问、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冒充工作人员进校园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职人员、社会机构,以送安全课、辅导课、家庭教育课等名目向学校推荐网课并要求组织观看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些不法分子往往自称“某某部门”工作人员,以假冒公文要求学校转发相关通知到家长群观看。
温馨提醒:请广大师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警惕境外高薪招聘诈骗
据有关部门通报,近日全国多地连续发生多起高中生和大学生外出打工失联事件。公安机关提醒,境外诈骗集团常以诈骗分子发布“包办签证”“包机票”等虚假招聘信息,或发布“免费”“低价”旅游,或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为诱饵,将境内人员诱骗至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温馨提醒:请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切勿轻信境外高薪招聘信息,避免陷入骗局和电诈陷阱。学生们注意兼职安全、旅行安全,不轻信陌生人,不私自结伴出行,勿轻信网络虚假招聘信息,不贪图所谓“高薪”“轻松兼职”,远离电信诈骗陷阱。
防骗指南
牢记“三不一多”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电信网络骗术都与个人信息的泄露有关。获取信息后,骗子便利用掌握的信息,通过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等方式与目标对象建立联系,以各种理由引诱目标对象上钩。假期里请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妥善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提高风险防骗意识。
仁信配资,浙江股票配资平台,股市五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