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派潭河碧波荡漾,两岸绿荫掩映下,新修的亲水平台传来孩童嬉戏的笑声,蜿蜒的休闲步道上偶有游人驻足拍照。这条串联起生态、文化与田园的河流,正随着幸福河湖建设的推进焕发新生。
增城区将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4月,派潭河入选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河湖系统治理、提升管护能力、助力流域区域发展三大重点建设任务及17宗具体任务推进建设。目前,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工程进度已达84%,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在增城大地徐徐展开。
增城区派潭镇高滩河流域河湖连通工程。
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整体发力
自派潭河列入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以来,广东省、市、区三级联动推进,形成强力保障机制。省河长办全程跟踪指导,对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建立月报制度,每月开展实地督导;广州市水务局主要领导结合巡河调研强化统筹协调和推进督导。增城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总河长为组长的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水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全面推进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
同时,增城区印发《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任务工作方案》《增城区全面推进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各单位落实具体任务,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建设,加力提速推进引领区“规划图”转变为“实景画”。
科学系统谋划,提档升级建设方案
在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的同时,增城区对派潭河全线查缺补漏,谋划派潭河幸福河湖综合提升方案。邀请专业景观设计团队设计综合提升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段打造原则,在河道沿岸景观、道路提档和城镇品质升级等方面,打造重要形象节点,将派潭特色文化与环境风貌改善相结合,对关键点位实施景观提升,突出生态功能,打造滨水空间和节点,优化和提升城市空间。
此外,增城区充分考虑城市景观美化和群众休闲娱乐需求,新建安全护栏、休闲步道、亲水平台、休憩设施等,提升沿岸群众幸福感。在上游石马龙水库建设集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派潭河幸福河湖主题展馆,集中展示幸福河湖建设的理念、经验和成效,成为开展科普教育、展示幸福河湖建设成果的窗口。
多举措施保障,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作为水利部与财政部统一部署的公益性项目,派潭河幸福河湖建设资金通过地方自筹、专项债券、中央补助及引入金融与社会资金等多渠道筹措。增城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落实建设资金,现场解决征地问题,统筹推进工作,并多渠道筹集地方自筹资金。针对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难点,加大研究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同时加强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河湖建设与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
推进多元联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从曾经的“闲置站”到如今的“迎客厅”,派潭客运站经过精细修缮和活化利用,摇身一变成为集派潭文化宣传举办、特色展示、休闲会客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圩镇客厅,还成为宣传水生态保护理念、展示河湖治理成果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据悉,增城区整合区河长办、团区委、区科协等多方力量,通过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研学、徒步巡河等多种形式,开展“河小青”专项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爱水、治水、节水、护水热情。派潭镇联合区河长办共同开展“一起来巡河,共筑清水梦——打卡派潭河幸福河湖”巡河活动,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提高居民爱河护河意识。派潭镇、区文联举办“四季田园杯”拍摄大赛,通过展现派潭河流域优美生态环境、淳朴民俗民风、火热村晚活动、绮丽人文景光、多元建筑风貌的摄影作品,让人们感受派潭河流域别样美景。
南方+记者 郑慧梓
仁信配资,浙江股票配资平台,股市五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